广州排涝将建立考核机制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2011-06-01 08:42:55

  张广宁万庆良指示:严阵以待应对 加强暴雨防御 及时消除隐患

  本报讯 (记者刘幸 通讯员卢绍琨、吕钰莹)5月22日上午,广州市今年首挂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和局部大暴雨,市三防总指挥部及时启动了防暴雨二级响应。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门严阵以待应对,加强暴雨防御,及时消除隐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也要求各级三防部门加强暴雨内涝及其次生灾害的防御,尤其要确保城市的正常交通与生产生活秩序。据悉,昨日全市共有35处水浸,其中18处局部路段出现较为严重积水或涝情。经市、区两级排涝抢险队积极排险,10时起绝大部分险点险情已消除积水或排除涝情,个别险点排险亦基本结束。本次降雨全市共布防105个布防点,出动人员1763人,车辆337辆,抽水泵595台。

  排涝要建立考核机制

  又讯 (记者刘幸 通讯员卢绍琨、吕钰莹)从5月22日15时39分起,广州市再次挂起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6时07分起,广州市雷雨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傍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亲临市三防总指挥部,主持召开市水务、气象、水文部门会商会,对防御强降雨工作进行检查,同时对22日晚及23日的暴雨防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据气象部门介绍,降雨会在晚间达到大暴雨等级,范围更广,影响更大。至记者发稿时止,广州市区再次出现降雨。花都区白坭河站点录得全天最大降雨量147毫米,全市全天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站点有3个,超过50毫米站点有47个。全市平均降雨量32.8毫米,其中花都区为57.66毫米,海珠区为57.25毫米,越秀区为43.75毫米。

  苏泽群要求,市三防部门要重点做好城市内涝防御,落实各项防暴雨措施,还要加强对各区防暴雨防内涝各项措施的督查。

  从昨日上午7时30分开始的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等地。7时50分起,广州市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生效,8时55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12时06分起暴雨预警信号解除。在此期间,市三防雨量监测点录得降雨量超过30毫米(暴雨级)的站点有54个,超过70毫米(大暴雨级)的站点有2个,全市平均降雨量17.55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海珠区中大站,为77毫米。其中海珠区平均降雨量37.75毫米,越秀区平均降雨量38.75毫米,天河区平均降雨量34.11毫米,白云区平均降雨量36.8毫米,均超暴雨量级。

  今次强降雨雨势强,造成了中心城区华师、暨大、天河客运站、科韵路与中山大道、东风路空军医院附近、三元里大道中远景路附近、黄沙大道等均出现了20厘米以上的积水,市、区排涝抢险部门及时进行了强排抢险,积水点均在上午10时左右消除积水。至22日9时,全市共收到水浸报告35宗,其中,科韵路转中山大道、车陂公交站(北赢富五金城)、三元里大道中远景路、新港西路(海洋局对出)、荔湾区增步大街等18处较为严重水浸点通过市、区两级增援抢险,均在11时前已全部处理完毕。

  据市水务部门介绍,市三防总指挥部在5月20日已提前发布暴雨预警信息,部署强降雨的防御工作,市排水管理中心及各区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前安排巡查清疏,提前降低人工湖河涌水位,预留空间,拆除影响泄洪的截污堰或合流口封堵墙。另外,广州市去年经过改造的227个水浸点,也在这次暴雨中经受了考验,未有出现严重水浸,其中,天河立交排涝泵站在调试运行中发挥强排作用,迅速排除了路面积水。

  市水务部门表示,本次暴雨过后,将按照“一点一查”方式,加强对动态水浸点的监测,查找原因,提出防御预案和整改措施。有关排水专家认为,城市内涝积水的出现主要分为障碍性、功能性和结构性的原因,其中,对于障碍性的积水主要是减少垃圾对下水道的堵塞,要做好路面的保洁和清障工作。对于功能性的排水不畅,要加强排水管网的保护管养,做好加强性清疏,保持排水管网畅通。对于结构性造成的排水能力不足,则要进行排水改造,今年水务部门正在全力推进城区29个水浸点的排水改造,有望明年汛期前完成。

相关: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