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聚焦“简放优转”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晶晶
法律法规网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2016-12-27 17:31:38

福田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今年改革主线,改革亮点频出成效凸显。流程再造、权责清单、通办通取、互联网+政务、大数据平台这一系列词语,都和一件事有关,那就是政府职能转变。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又都和一个区有关,那就是福田区。

今年,福田区将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全年改革的主线和核心,针对政府职能存在的错位、越位和缺位等问题,围绕简、放、优、转的总体原则统筹推进。经过改革,福田行政审批进一步简化,政府事权进一步下放,基层治理进一步优化,服务理念进一步转变,改革亮点频出,成效显著,奏出政府职能转变的最强音。

招式:简字诀,要义:简化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流程

今年8月1日起,福田居民在辖区办事不用再到户籍所在街道,而是可以就近选择任一个街道,这项转变源于福田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进通办通取政务服务创新改革。改革之后,包括敬老优待证、计划生育证明、失业人员登记在内的30项政务服务都可以在全区十个街道通办通取。

所谓通办通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务服务事项的属地管理原则和就近办事服务相结合,实现政务服务多点受理,受办分离,窗口接件,科室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通俗来说,福田区居民可不受地域限制,在区内就近选择街道窗口办理政务服务业务及获取审批结果,实现由定点办向选择办、由一对一向多对一转变。目前,全区共受理、审批通办通取业务近600件。

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中,福田区将简放在首位,要求打造简约、高效的行政审批、行政服务流程,给企业和居民提供最大化便利。重点针对政府投资项目、行政服务项目办理手续繁多、审批时间过长,区、街道在审批事项、服务事项分工边界不清晰等问题,从清晰划分服务主体和事项、简化政府投资审批、提高行政服务便利化等着手,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效率。

除了通办通取外,福田对行政审批服务进行分级分类划分,梳理全区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关系紧密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在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集中在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目前已实现大部分行政事项的分级分类审批。

调整之后,街道层面100%办理自然人事项,区级大厅100%办理法人事项,办理自然人事项较改革前减少了38项,办理对象同时为法人和个人的事项有57项。涉及民生的社会事务服务事项100%可网上全流程办理,实现所有网上申办事项到现场办理次数不超过2次。

招式:放字诀,要义:下放和放开政府事权

如今在全市,民生微实事已经是一个被普遍和经常使用的词汇,而事实上,这是福田的首创。

近年来,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发展基层社区民主的目标,福田创新推出民生微实事改革项目,着力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小事,加力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比以往的民生实事,民生微实事的最大改变就是由政府主导变为百姓点菜,让老百姓自己讨论决定钱怎么花、事怎么办。在整个民生微实事改革项目办理过程中,区直各部门作为统筹协调责任主体,只出指引,不加干预,重在指导、协调和解决问题,给各个街道充分放权和松绑,使项目实施进入快车道。

不仅是区里给街道放权,在民生微实事的操作过程中,原本政府包干的事,社会组织也获得了更多的参与权,许多社会组织积极反映、承接项目,也成为推动项目实施的不竭动力。

在这一轮政府职能转变中,福田区紧紧围绕放字做文章,下放各层级政府事权,向市场和社会放开政府事权,重点针对事权下放和放开的程序不科学、不规范、可持续不强等问题,从规范各层级政府事权下放机制、建立健全政府向市场社会放权机制等着手,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及社区各级权责和关系,进一步激发社会自治活力。

为此,福田区创新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机制,定期编制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和政府职能转移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创新行政事项监管机制,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进一步明确监管内容、细化监管措施,汇总形成区监管措施清单体系,实现监管职责全覆盖。目前,共汇总有842项监管事项近1600条监管措施,涵盖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重点领域的19个行政部门。

此外,创新行政权责事项运行管理机制,规范权责事项的准入、准出和日常管理工作,强化权责清单动态管理。

招式:优字诀,要义:优化基层治理结构

长期以来,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基层执法力量分散、行政执法力量薄弱,是普遍存在的城市管理难题。

今年6月30日,福田区在全市首个设立区级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局,从区级层面整合规划土地监察大队、城管行政执法局及其城管执法监察大队的职能,进一步理顺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机制,合理配置执法资源。

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同时向各街道派驻执法队,加挂规划土地监察中队牌子,以区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也作为街道下设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以街道为主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全科医生、属地管理的优势。

福田区城市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设立,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建立了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思路一脉相承。福田区在政府职能转变中提出,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构建优质高效、群众满意度高的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体系。重点针对基层群众的需求与相应的组织机构、权责划分、人员配置等不匹配的问题,从大力推进街道大科室改革、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社区工作站改革等着手,进一步提高基层多元治理水平。

全区对街区治理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按照332模式调整街道机构设置,即3个内设机构、3个下属行政类机构、2个下属事业单位。同时,理顺街道职能,分清区街事权。经调整配置区街职责,街道主要承担辖区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区相关职能部门承担经济发展、教育医疗等服务事项,区街职责划分更加清晰,街道工作职责从原来的100多条整合归并为党建管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4大类20条。

此外,精简提效,构建扁平化管理构架。街道实体机构由11个减少到8个,减幅27%;加挂牌子由17个减少到9个,减幅47%,实现街道机构数量全市最少。在领导职数不变、部门不升格的基础上,将管理链条压缩为书记班子成员兼机构正职机构副职或科员三级管理,信息化响应提速66.7%。

招式:转字诀,要义:转变政府管理和服务思维模式

去年以来,在福田办事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免交纸质复印件。如果市民之前办过某项业务,那么在第二次去办理时,只需带上身份证即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福田居民在全区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计生、民政等39项业务时,通过高拍扫描材料原件即可按程序直接办理,无须再提交纸质复印材料。这一无纸化改革后,福田预计一年可节约复印打印碳粉等耗材达12万元,节约120万张纸,节约经费70万元。同时,综合服务窗口办证时间也由原来的10分钟缩短到34分钟。

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方便市民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在福田的探索已经常态化,所传递出来的,是政府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

近年来,福田重点针对信息壁垒造成的政行不畅现象,积极推动政府管理服务向互联网+信息化转化、推动政府引导产业发展向市场化转化,通过信息化、市场化引导配置公共资源,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福田如今涉及民生的社会事务服务事项,100%可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区政府、10个街道办、95个社区已开通网上办事点。市民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选择办理事项,按公示的材料清单将申报材料电子版上传,材料的审核由政务服务平台自动发送至相关部门限时办结、公布,市民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查询到初审结果后,到指定的政务大厅审核原件通过即可取证。

此外,福田还一体化整合政府资源,将政府产业扶持资金、产业政策、物业、住房等资源置入统一的资源平台,促进企业需求和政府供给相匹配,发挥资源联动效应。今年已完成对1+1+9产业资金政策进行修订,筹集整合近1000套人才房源。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