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未来

法律法规网 dations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2011-09-14 20:41:20

  下一站,瑞士
  这是大连第三次举办达沃斯。无论是大连的组织水平,还是世界的关注程度,比较前两次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又一届盛会拉开帷幕之际,人们已经开始展望下一站——比较达沃斯的40年历史,大连的第三次举办,仍然尚嫌稚嫩,下一站的高度,是8000公里外、海拔1529米高度上的达沃斯小镇,是达沃斯论坛经年积淀下来的内涵和厚度。
  纵使施瓦布将夏季达沃斯与冬季达沃斯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世界经济论坛的“两大支柱”,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仍然一目了然,夏季年会1亿美元的门票比较冬季年会45亿美元的门槛,让与会精英人士的实力高低一目了然。尽管,参加夏季达沃斯的中外嘉宾之中,从来不乏令人侧目的商业巨擘,但整体来说,夏季达沃斯尚且不能真的和冬季达沃斯比翼齐飞。
  有差距就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随着中国在“二时代”里阔步前行,随着国际社会愈发期待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的矫正中发挥更大作用。夏季达沃斯也拥有了更令人期许的深意。大连达沃斯对于未来的展望,第一步必然是向小镇看齐,这是拔高的必经路,也是达沃斯本身的期待。 记者曲宏波
  相关新闻
  两个大连人的“冬季”
  2007年9月,当达沃斯首次移步中国,王健林、牛钢、孙荫环、李桂莲、李琼、肖志国等大连企业家的身影,开始和达沃斯亲密接触;外界当时对世界经济论坛尚有几分陌生,但能够入围这样的论坛则代表着一种荣耀;5年后,当17家大连企业入围2011年夏季年会,人们对达沃斯的理解已超越了以往高度——参加夏季达沃斯,只是大连乃至中国企业家走向更高舞台的台阶,冬季达沃斯的内涵与引力,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景。几年来,冬季达沃斯的中国会员企业仅有20多家;就拿2007年来说,在达沃斯出现的中国人不超过50个,而参会人员总计2000多人。“去了的还去,不去的还不去”,而大连人的身影,在达沃斯小镇频繁出现的,也一直是那么几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与东软集团(9.26,0.03,0.33%)CEO刘积仁无疑是大连人的“开路先锋”——数次与达沃斯小镇的“握手”,让他们感受了冬夏达沃斯的不同,尽管对那小镇也有牢骚有不满,但是和更多国内外精英人士一样,每到冬天,他们仍会不辞万里飞行之苦,去那里聆听世界的心跳和脉搏。
  达沃斯是个花钱买罪受的地方
  “人口不到一万人,镇上只有几家房间数超过100间的正规旅馆,其余的都是家庭旅馆,条件好的有四、五层楼;差点的房子只有两层,七八间房,甚至连餐厅都没有。整个达沃斯镇的接待能力相当有限。”2009年年初,王健林在接连两年冬季远赴达沃斯小镇后,写下了《感受达沃斯》一文,他忠实地记录自己的领悟:“达沃斯就是一个花钱买罪受、让各国政要和巨富大款回归平民的地方。”
  王健林的“不满”,和很多与会者的印象相近,多次去过达沃斯的芮成钢说,达沃斯几家好酒店,多半都被先来者瓜分殆尽,“每年住宿是最大的痛苦。我的房间可能就是原来教堂的某一个角落,加了一堵墙,放了一张床,就变成一个酒店了。”而马云则对这里的出行曾“深恶痛绝”:“交通不便,一路辗转16个小时,去时想着以后再也不去了。”马云表述的感觉是,中国部分精英人群如今大多出入车代步,远程坐飞机,习惯了在温暖舒适的酒店,优雅地啜着红酒吸着雪茄,去和谈判对手争取一分一毫的利益,而这样的风雪兼程舟车劳顿,对大家来说已经很少经历。
  达沃斯组委会为与会代表安排了一百多辆免费的大巴、中巴、小面包车,招手即停,但“代表人数众多,小镇是山区,道路很窄,坡度又大,冬天积雪又压低了车速,多数时候,半小时内都等不到车。很少有人能耐心等车一个钟头,所以多数人选择步行去开会或回旅馆,我们每天要在湿滑的雪地上来回走一个多小时,虽然锻炼身体,但滋味却不太好受。”王健林有种无奈,几万美元的年会费下,达沃斯小镇给代表提供的服务难以让人满意。而在达沃斯诸多餐饮老板和服务员眼中,这一大群外地客,是“财神爷”也是“待宰羔羊”,王健林就曾遭遇过晚上回旅馆,旅馆老板不愿给开门,一催还发火、吃午饭苦苦等待,稍一催促服务生便恶语相向,于是只能“忍气吞吃”等待遇。
  大佬们的牢骚,在重现了高山小城接待水准的同时,也表明了其超然地位。几乎所有的政要与富翁,在连番抱怨后,到了冬天仍会再次踏上“朝圣”的征程。
  刘积仁已连续4年出现在达沃斯小镇。“2010年冬季达沃斯开幕式的时候,主会场都坐不下,很多人进不去。”进不去人的别想获得特殊关照,因为无论是已经进去的还是在身边急得团团转的,哪一个都是精英,放到异地街头,是要引发粉丝惊呼的。
  再苦再难受也要来这里“取经”
  牢骚归牢骚,认同归认同。2011年1月,王健林再度飞跃8000公里的距离,再一次选择在达沃斯去面对湿滑的雪地,度过充满着会议、充满着疲惫也充满着思想碰撞的5天。“我感觉瑞士的冬季达沃斯年会应该说规模更大,来的人层次更高,商界和政要人数更多,议题更国际化一些。”王健林对于达沃斯认同一点不比别人少,对于如何提升夏季达沃斯档次,如何能请到更多的政要、更多的商界人士来大连,他也一直在思考并出谋划策,他希望大连未来能把夏季年会办成跟冬季年会具有同样的规模、同样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无独有偶,马云在抱怨之后接连去了六次达沃斯,“达沃斯是一个说狂话、空话的地方,总是能够给我方向感。”这种思想上的凝聚力,让更多人对达沃斯小镇在又爱又恨的同时趋之若鹜。刘积仁表示,“在多元化世界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在重新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达沃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促进这种交流、促进这种理解,大家能够坦言来沟通,互相知道对方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达沃斯论坛)能够吸引人的一个地方。”
  “一个国家未来的经济实力也表现为一个国家的企业管理者群体,在全球的事业和在全球商场上的竞争能力。”刘积仁认为,中国如今正处于从传统经济结构向新的经济结构的转变阶段,中国的企业家从面向本土的区场,转而开始面向全球的区场挑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企业家应多参与达沃斯等论坛,重视这样的学习机会,因为这是“特别好的社交场所”,“你在这里能遇到很多人,你会和很多人交流,认识很多人。参会的人至少30%的时间都用在跟合作伙伴的交流了,这几天我有40%的时间都是在和各方面的人见面。” 记者曲宏波
相关: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