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王荟)端午小长假期间,市属11家公园共接待游客120.6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1.9%,仅次于清明、“五一”小长假游园高峰,游客接待量呈现小幅回落。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表示,今年将推进公园精细化管理,计划在市属公园启动分时段客流发布和查询系统,方便公众合理安排游园时间。
各公园节后推“红色游”
6月4日至6日,天坛公园接待中外游客26.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近20%,颐和园接待游客18.8万人次,北京动物园接待游客14.6万人次。从增幅来看,紫竹院公园共接待游客9.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5.4%,中山公园共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同比增长近50%。
数据显示,各市属公园游客量基本保持在满园人数的70%-80%,皇家园林颐和园、天坛、北海等公园,外埠、外宾接待量有所增长,占到了总量的50%。上午10时和下午3时景点游人最多。
此外,“红色游”逐渐成为今年公园暑期游园的热点。各大公园将于端午节后整体推出“历史名园红色游”活动,用近代历史、抗日战争纪念、追忆革命伟人等6条各具特色的线路,将颐和园、圆明园、香山、陶然亭、中山公园等北京历史名园中的“红色基地”一一串联。
公园客流拟分时段发布
端午假期相对“五一”、国庆黄金周等,游园客流相对偏少,但依然会呈现游客“扎堆”现象。为此,市公园管理中心表示,今年推进公园精细化管理,将在客流监控上启用新手段。
目前,市属11家公园已经开始试点实况客流监测,各公园门区都安装感应式计数器,每个人入园、出园都能瞬间“抓取”,并实时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统计,这样能随时得到当前园内的精确游客量。同时,市属公园实现电子眼全覆盖,在门区、主要景点和道路、湖面等,都能采集到人流变化的画面,然后在各公园和市公园管理中心的监控平台大屏幕上显示,从而看出人流分布实况。
为了方便公众及时了解这一情况,今后,人流监测有望每天分时段发布,分别在10时、12时、14时、16时,通过广播等媒介滚动播报。公园管理中心还计划推出市民查询系统,通过电话或网站,使市民能随时了解公园客流情况,避开游园高峰,合理安排出行。
■ 数说端午
接待国内游客311万人次
端午假期赶上好天气,据市旅游委统计,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11万人次,同比增长11.6%;旅游总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4.9%。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节日期间,各区县举办的活动成为拉动旅游人数增长的关键因素。据了解,北京市民参与活动出游人数共计2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其中乡村民俗游接待人数达到总人数的一半,旅游收入1.15亿元。本报记者 郭超
出动执法人员4704人次
端午节期间,北京市旅游执法大队针对全市十六个区县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重点地区、“一日游”投诉高发地区,不间断巡查。
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704人次,车辆954辆次,检查旅游团队69个,检查导游员249人次,检查旅游车辆154辆次,检查旅行社、宾馆饭店、餐饮等企业510家,检查旅游景点36个。其中,查处无照经营行为281起,罚款600元;查处违规导游员18人;查处黑旅游车1辆;收缴非法小广告1000余张。本报记者 郭超
公交运送乘客3616万人次
端午小长假期间,公交集团共运送乘客3616.02万人次。
今日是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也是高考的第一天,公交集团将在重点地区和途经高考考点的线路上配备机动车,增加运力。本报记者 汤旸 通讯员 李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