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业态每况愈下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小柯
法律法规网 好资讯  法律法规网 2016-09-27 08:43:02

导语:大卖场业态每况愈下,便利店又成转型出路,深圳商企发力便利消费,力求赢得市场先机。

近日,记者采访深圳部分商业企业了解到,在大卖场业态每况愈下、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深圳商企逆市而上,积极升级换代转型,力求赢得市场先机。

便利店成众多商家选择

稳坐超市榜单头把交椅的华润万家今年将目光转向了便利店和社区商业。作为华润布局零售细分市场的品牌,VanGO便利店依托华润万家,店内商品依托超市物流供应链,短时期内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布点。深圳作为华润万家的大本营,其VanGO便利店也是最先在深圳试水。目前华润VanGO在广东拥有70多家便利店,其中绝大部分在深圳。

对天虹而言,便利店和购物中心都是天虹未来的主要拓展业态。购物中心目前已经开设3家,并在江苏苏州、江西鹰潭、江西南昌、广东佛山、深圳等地筹备新项目。天虹微喔便利店目前在深圳、厦门、南昌等天虹优势城市拓展开店,门店数量已逾130家。

天虹便利店定位为社区居民生活的线上线下最后一公里服务站和生活智慧管家,依托现有商品供应链和社区零售营运经验,提供便利消费。

天虹便利店现有微喔和万店通两个品牌,未来经过3~5年时间优化整合,最终天虹便利店会以微喔品牌进行经营管理。天虹微喔便利店是天虹的新业态,旨在打造零售+餐厅式+个性化服务+O2O模式,为顾客提供便民服务。此外,这里还有精心打造的跨境电商体验区,顾客可至跨境电商体验区选购海外直邮商品,体验家门口海淘馆的便利。

百佳超市中国区在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深圳、珠海、江门、武汉8个城市拥有60家门店。今年第四季度,百佳将继续把6家百佳超市社区店升级为精品超市,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另外将在深圳新开1家精品超市。

超市瞄准精品化方向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超市卖场已经无法提供消费者多元化的商品需求,消费者对购物环境、品质和服务等更加精致的追求更是大卖场无法一一满足的。高端精品超市不同于市场上的普通超市,定位于高收入消费人群,在商品选择上也有所不同。选址高档、客群定位高端、环境舒适是精品超市的共同特点。差异化打造精品超市的经营蓝海,成为深圳商家经营超市的主要思路。

在购物环境上全面提升,突出干净、温馨、时尚的购物环境,让购物者能在享受优美的环境之时,进行愉悦的购物。上月26日,BRAVOYH永辉精致超市进入深圳卓悦汇购物中心,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BRAVOYH是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高端品牌超市。

早在2004年,华润万家零售集团旗下的高端超市品牌Ole精品超市就已在深圳创立。作为华润万家旗下众多品牌业态中的主力业态,发展至2015年全国门店数为41家,分布在15个城市,会员逾30万,整体销售突破20亿元。此外作为Ole的副牌blt精品超市自2009年成立起,便在各大型高端购物中心逐步发展至今,预计2016年blt将扩张到30家。

永旺进入中国20年,目前已在深圳发展6家永旺店。

根据全球领先管理咨询机构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15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我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整体增速持续放缓,从2011~2012年12%左右一直下降至2015年一季度的4.4%,数据表明大卖场的销售增长率骤减一半。消费习惯、消费圈层的细化,逐渐改变着现如今的零售市场。在超市大卖场业态每况愈下、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精品超市以差异化的经营在部分中高端消费人群中赢得不错口碑,超市精品化发展已成趋势。

相关阅读

大卖场利润持续低迷

大卖场,又称大业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体量大,1万至2万平方米的卖场多位于城市核心地段,所售商品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的全部。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该模式被零售巨头奉为至宝,以跑马圈地之势席卷了整个行业。但从2008年开始,全国大卖场经营便开始出现拐点,门店数量过剩、行业竞争激烈等问题不断凸显。

日前,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发布财报显示,受外汇因素影响,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逾40%至1.3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7.4333元),低于市场预期。业绩走低之下,家乐福中国区或重组的消息不胫而走。对此,家乐福方面表示,并非重组中国区业务,而是做转型调整,可能今后会调整开店策略,并在小型便利店方面做开拓。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家乐福物流系统建设的投入增加以及其开展电商业务所带来的各类成本压力巨大,转型势在必行,但小型便利店是否可以实质性帮到家乐福业绩提升,还需拭目以待。

一站式购物不再具优势

继山东4家门店关闭后,去年韩国乐天集团旗下大卖场乐天玛特又关闭了南京唯一的一家门店;前年上半年,万达关闭了旗下10家百货门店,并宣称未来将转型体验式业态;即使是如沃尔玛般的国际巨头,在中国,去年有9家分公司以1元的价格被华润抛售,其中8家去年亏损根据联商网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0家,其中百货25家,超市卖场是重灾区,关闭了95家。

这一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去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股价创下27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公司预计在2017财年,利润将环比下滑6%~12%。这也说明,大卖场模式疲软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非一般评论所以为的,是中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所致。

在城市发展初期,大卖场的兴起适应了人口集聚的需求。可如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需求逐渐分层,更多消费者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在此背景下,以往的一站式购物已不再成为吸引消费者的理由,大卖场的热闹、拥挤反倒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漫长的收银队伍、下降的服务质量、千篇一律的商品都在无形中将消费者推出门外。从而导致商家生存愈发困难。

转型小而美

家乐福此次提到转型小型店,其实是数月前就悄然开始的策略,就是将大卖场的零部件拆分下来,再安装到社区之中。

记者在上海一家橘色、黄色相间的easy家乐福看到,该店面积比标准超市小,但略大于便利店,店内有部分进口商品,还设置了休息区和自主服务体验区等。这就是家乐福研发的小型店业态。

业界指出,大卖场业态的利润率每况愈下,有些业者的净利润率甚至仅2%左右,这让不少大卖场希望走高坪效的小而美便利店业态来挽回利润。家乐福显然也是看到了小店市场的潜力,因此决定试水转型便利店。

其实以前TESCO就尝试过小型店TESCOEXPRESS,如今家乐福也选择了同样的小店道路。大卖场规模过大导致成本高、坪效低;相反,小店成本低且运作灵活,坪效高,利润率也高,因此便利店是目前被誉为小而美的转型最佳选择之一。曾经在TESCO工作多年的一位管理者透露。

相较于包罗万象的大卖场而言,小业态是一种针对社区不同的消费需求,通过深耕于某一行业或品类,以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和便捷化更好地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商超形态,包括但不限于便利店、标超、专卖店等形式。

既能迅速覆盖城区主要网点,又能真正满足社区的精准需求,正是看中了小业态的发展潜力,传统商超企业在无力扭转大卖场颓势的情况下,开始纷纷试水小业态,以此作为转型突破口。有数据显示,在过去六年中,中国便利店的门店数量几乎翻倍,从2008年的13567家增加到2014年底的26345家。

便利店对于选址有很高要求,这是一大难点,优质位置的商铺单位平方米的租金非常高。而且便利店的货品管理与大卖场很不一样,如果是开设在社区的便利店还需要增加社区服务和一系列便利功能等。尤其是全家和罗森等品牌这几年发展迅速,小店业态的竞争也很激烈,家乐福还需面对挑战。丁浩洲指出。

记者采访获悉,大润发也正酝酿进军便利店业态,而常年主打B2B零售业务的麦德龙在中国区也悄然尝试便利店模式,并计划未来在华以特许经营模式扩张便利店。之前,华润万家发布了全新LOGO,并宣称今后将开放小业态店的加盟权。目前华润万家的小业态店约有1500家,预计到2020年将开设6300家。一向坚持批发、会员制的麦德龙也推出了旗下的合麦家便利店,对麦德龙而言,这是其入华18年以来最大的调整和转型。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