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药养医成为历史,重大医改举措十大看点

法律法规网 伊文
法律法规网 西部网  法律法规网 2017-03-27 16:31:56

在现实生活中,以药养医一直是不少医院的“潜规则”。随着我国政策的完善,北京实施重大的医改措施,以药养医将成为历史,这次医改有十大看点,具体是如何,小编跟大伙说说。

一、北京医改是如何?

从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可知,北京将全面推行医药分开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床位费等435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过四年基础研究论证,将全面推进:比如

药品加价取消了,就医环境要改善了,北京全市的医生要涨身价,也就是说,北京医生要贵起来了。

将在4月8日零时起,全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取消挂号费、改收医事服务费,按照医师职级确定患者诊疗费。

435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随之调整,其中CT、核磁等大型检查设备收费大幅下降。

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15%药品加成。

以药养医,成为历史。以药养医的最大危害,是医院鼓励医生用价格昂贵的药,吃回扣,造成药价虚高。医生贵了,本领(专业技术)值钱了,医生就不用再靠抬高药价吃回扣赚钱了。解决以药养医的好处莫过于: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痛恨的黄牛党、手术红包未来也可能会得到合理解决,以后再也不用为虚高药价买单了,医患矛盾少了,医生们也更安心了。

二、为什么要通过医药分开让医生贵起来?

治疗看病是极其复杂、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医生真的是无法取代。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诸如CT、B超之类的大型设备检查、化验检验等硬物耗价格偏高,而最主要的部分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等软服务项目价格偏低,不能正常反映医生的价值。

据统计,2015年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收入中,检查、化验和卫生材料收入占到66%,而诊查、手术、治疗、护理等与医务人员诊疗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项目收入仅占34%。按照成本核算,目前全市75%的软服务项目价格低于成本。三甲医院普遍存在着专家看小病的现象,浪费医疗资源;床位费、护理费、手术费等与服务密切相关项目价格长期低于服务成本,医院护士、护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

2016年5月19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陈磊忙于手术一整天没有来得及吃东西,累倒手术室外,瘫坐地上喝葡萄糖。医生的付出和所得不成比例,不是打击了医生的积极性么?医生也是普通人啊,医德之外也需要买房、养家、养孩子、养父母。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必须让收入与本领对等。

三、如何通过医药分开改革让医生贵起来?

核心就是要改变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重在调整不同医疗服务项目间价格的比价关系,缩小不同服务项目成本回收率上的差异,以引导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从卖药品、用耗材、大检查、多化验等渠道获取收益、保障运行,转变为通过提供科学合理优质的诊疗服务、也就是卖服务来获得收益、保障运行。也就是说,以前医院以药养医作为医生收入补偿;现在,通过取消药品加价,设立医事服务费给医生涨工资,切断医院和医生对开药增收的依赖,以病人为中心,提供更多更好的诊疗服务,满足看病就医需求,缓解医患矛盾。

四、这次医药分开改革规范调整了哪些项目?

优先安排了矛盾比较突出、各方面改革呼声较高、有改革共识的5类435个医疗服务项目。具体包括:综合医疗服务类(床位、护理等)125项,占28.7%;影像学诊断类(CT、核磁等)185项,占42.5%;中医医疗服务类(针灸、推拿等)96项,占22.1%;临床手术治疗类(阑尾切除术等)26项和临床物理治疗类(放疗等)3项,占6.7%。

五、价格水平为什么有升有降?价格是否稳定?

价格水平一升两降。

上调床位、护理、一般治疗、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如普通床位费从现行28元调整为50元,二级护理从7元调整为26元,阑尾切除术从234元调整为560元,针灸从4元调整为26元等);

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如头部CT从180元降低到135元,核磁从850元降低到400-600元,PET/CT从10000元降低到7000元),并通过配套取消药品加成和药品阳光采购降低了药品价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

根据测算,调整后患者费用总体负担水平没有增加,全市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

六、价格改革后,老百姓看病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患者总体费用负担没有增加。

因为每个患者在就诊疾病、治疗方案、治疗周期等方面有不同,因此,改革的影响也不同,有的人可能费用更高一些,有的人会降低一些。

如果某位患者的诊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或者比较多地涉及CT、核磁检查,那就医费用就会有所下降;如果诊疗过程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如针灸、推拿,那诊疗费用就会有一定增加。

2017年3月1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医生王梓瑜、刘林,连续近六小时的手术结束后,靠在手术室一角睡着了。

我们以一位糖尿病患者单次开药的费用举例说明。

改革前:挂号诊疗费5元,药费477元,共花费482元;

改革后:医事服务费50元,药费381元,共花费431元。

前后相比,患者减少支出51元,降幅10.5%。

也就是说,门诊就可以治愈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肺炎、胃炎等),其医疗费用总体是下降的;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如老年性白内障、心绞痛、脑梗死、类风湿等),其医疗费用则略有上涨。

短期看,不同患者费用有升有降,不太均衡,但从长期看,通过医疗服务的调整和规范,最终是让百姓受益。

七、此次出台的医疗服务价格方案是如何形成的?

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哈。是科学合理地综合平衡多种因素后形成的,力求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着力提升您的就医获得感。先后有1200人次的临床各领域专家参与了历时4年的基础研究论证工作。

方案提出后,相关部门先后召开部分医院、市人大、市政协等方面的座谈会,多次征求国家卫计委、国家医改办的意见。还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召开了4场市民调查座谈会。相关部门整理各方面反馈,对方案进行了十四轮反复修改完善,进一步加大了行业规范、服务改善、特殊群体救助等相关政策的配套力度。

八、价格改革的北京样本:11家公立医院试点满4年,效果良好

2012年底,北京市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旨在倒逼公立医院停止以药养医,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如今,北京市11家公立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已满四年,公众看病享受更多实惠

取消试点医院临床用药15%的政策性加成,增设医事服务费,这是北京医药分开改革的一大亮点,更是改革持续的关键点。这使医院药占比下降10个百分点。

医师层级定价,用价格杠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过去的全民看病找专家情景不再。药费下降,带动患者看病就医的整体医疗费用,增幅放缓,结构也更合理,医保患者个人负担平稳。通过医药分开等一系列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北京地区公立医院,特别是市属5家试点医院的医疗费用增幅,如今已远低于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的,今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平均增幅要低于10%的要求。

九、改革后,有些项目的价格比外地高?

我们知道,比较的前提和基础是旗鼓相当,不对等的比较那是欺负人。这次价格调整,既与国内同类型城市价格水平相衔接,又与本市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相衔接。

十、改革后,4条热线电话举报医事服务费收费等问题

为方便群众咨询、举报,政府将畅通4条热线服务电话。

医事服务费问题和医疗行为规范问题,可拨打12320卫生服务热线;

价格违法问题,可以通过12358价格举报电话、网络等形式咨询、举报,并注意保留好证据材料;

医保报销问题,可拨打12333医疗保险服务热线;综合问题可通过12345市民热线反映。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