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木匠师徒复原三国时期运输工具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2011-05-31 22:28:21

“木牛流马”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相传诸葛亮曾用它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浙江宁海农民吴丁伍、张麒春两位木匠合作复原出的3件“木牛流马”,在最近举行的浙江根雕精品博览会展出,让参观者惊奇。有专家说这一“木牛流马”的工作原理,最接近典籍中的记载。

“木牛流马”还会转弯

展出的三件“木牛流马”模型,除了大小和材质不尽相同外,造型完全一样。牛车的主体是两个长方形的木箱,也就是“牛”的肚子,里面可以载重物;牛肚的两侧各装有两条牛腿,每一侧的牛腿之间由两根可折叠的木条相连;木箱前方,则是一个雕刻精美的牛头;一根短短的木条横穿过牛嘴部位,在这根木条两侧各有一根长而向上弯曲的木条一直通到牛尾,并再次有一个短木条相连,形成一个四方形的操控柄。

“我们复原的‘木牛流马’不仅可以往前走,还可以转弯呢!”复原者张麒春说,只见他轻轻地上下推动把手,“木牛流马”便踏着脚步走了起来。他的手变个方向,“木牛流马”也随之转变行走方向,张麒春介绍,这一“木牛流马”还达到了“人不大劳,牛不饮食”的要求,“负重越多,它走得越轻快。”

两木匠是对师徒

吴丁伍、张麒春这对木匠师徒,是当地有名的农民发明家,两人先后在家具制作工艺、五金机械、健身器材等方面获得过多项国家专利。

2009年,张麒春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十套“我爱发明”栏目在播一位四川农民复原“木牛流马”的故事。爱动脑筋的张麒春看完就去找师傅吴丁伍,商量着也合作复原一台“木牛流马”,“很多人都在复原,但我总觉得他们的复原有不妥之处。”张麒春说。

要复原1700多年前的发明,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师徒俩来说当然不是件易事。他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后发现,关于“木牛流马”的记载相当简单。《三国演义》第102回中是这样表述的:“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

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一筹莫展的张麒春有一天看到一条毛毛虫爬行时一耸一耸的样子,灵感突发,“毛毛虫爬行时,是前面的双脚落地,然后再后面抬起。”7个多月后,一台完全仿造毛毛虫爬行原理而制作的“木牛流马”终于出现在了大家面前。之后,兴奋的师徒俩还将样品和制作原理等资料,寄给了央视十套科技教育频道“我爱发明”栏目。没多久,他们就接到了“我爱发明”栏目专家组成员的电话,“电话里说,我们的发明最接近史料记载!”

今年2月,师徒俩复原的“木牛流马”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下一步,师徒俩打算复原出与真牛同等大小的“木牛流马”,“我们想试试,我们的‘木牛流马’一个小时能走多少远。”


作者:梅子满

相关: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