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召开听证会,居民通过投票决定社区事宜。铜官山区社会建设管理办公室供图
街道办,一个在我国存在了50多年的行政机构,近日,彻底退出安徽省铜陵区区民的生活。
一年前,铜陵区主城区铜官山区率全国之先,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实行居民自我管理。目前,整个铜陵区已开始推行铜官山区的改革经验,在全区全面撤销街道办,铜陵区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部撤销“街道”的地级区。
今年7月底,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其改革模式也被总结为“铜陵模式”。随着铜陵改革的被认可,“铜陵模式”也即将在安徽省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
撤销街道办建大社区
8月17日上午8点半,铜陵区铜官山区金口岭社区党工委书记余良清巡查完社区的卫生保洁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9点不到,他接到3个居民反映社区事务的电话,一个居民反映路灯不亮,2名居民咨询志愿者上门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上门服务的事情。
路灯坏了,按照以前的做法,余良清需把情况汇报到街道,街道再联系区里相关主管部门来解决,“维修人员来修要等几天,也可能不了了之。”
但现在,余良清已不用汇报,而是直接打电话给路灯的主管部门区建设局。9点20分左右,余良清接到居民反馈说,已经有修理员到了现场,正在修理路灯。
这个改变得归因于2010年7月,这个月,铜陵区铜官山区走出了举国之先的一步大胆撤销了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将原49个社区合并为18个大社区。
作为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区,铜陵区铜官山区撤销街道办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一直默默无闻,但大刀阔斧,毫不迟疑。
从2010年7月召开全区动员大会,8月19日,铜官山区的6个街道办就已被18个新社区替代。当年9月初,新社区的人员全部到位,开始正式运作,区里的事务直接与社区对接,再无须经过街道。
“为这个改革,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准备。”铜官山区区委书记王纲根说,原来社区居委会的人员构成多为下岗再就业人员、退休人员,他们确实为社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挥了作用,但过去单纯简单的服务已经不能适应老百姓日益增长的需要,“社区综合管理体制和机制必须不断创新。”
层级减少办事效率提高
撤销街道,成立大社区,减少管理层级,加强基层力量和居民自治,这是铜陵改革的大体方向。
哪些是属于社区的职能,哪些是政府的职能,在这次改革中都得到了明确。王纲根说,原街道职能下放的一个原则是,“涉及到为老百姓服务的职能全部下放到社区,社区层面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社区居民服务。”
改革后,街道原有的经济发展、城管执法等主体职能收归区级职能部门,而社会管理、服务事务等职能全部下放到了社区,居民在社区就可直接办理民政社保、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事务。
整合后的新社区,设置社区党工委、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前者主要承担社区范围内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对居民的事项实行“一厅式”审批和“一站式”集中办理。居委会则还原自治功能,组织居民开展各类活动。
铜官山区政府要求,涉及居民服务的事情,社区可直接与区里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区里职能部门必须快速做出反馈。同时,为了不给社区增负,经铜官山区各职能部门组织的“联席会议”讨论后,一些事务才能下放到社区,不适合社区做的,区里职能部门自己来完成。
“少了街道这个层级,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余良清说,社区有权直接与区里职能部门互动,对问题的处理解决快了不是一点点。
铜官山区的居民感受尤为明显。“以前办个低保,跑完社区跑街道,中间审批要等20多天。”居民石俊才说,现在办低保到社区,社区直接把材料报给民政局,10天就可办完,办老龄证更是比以前省去将近20天。
更重要的是,街道取消后,经费也得以向社区倾斜。在改革前,铜官山区每个小社区工作经费只有3万左右,改革后每个社区工作经费在30万—65万不等。“居委会有了为民服务的手段和措施,有资金、有人员可以直接支配,而这在过去仅靠居委会是很难执行的。”
金口岭社区党工委书记余良清说,这些经费使得社区可以放开手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文体等各类活动。
大事小事居民开会就能决定
在居民们看来,现在居民对社区的事能提意见了,“一有事社区经常开听证会,我们的意见还挺管事。”64岁的居民陈孝忠说,撤销街道办后, 社区比以前民主多了。大到政府的项目建设,小到居民养鸡养狗,“社区都能保证让我们居民来决定。”
一个显着的例子是,因为居民反对,铜陵区一个区级选矿厂项目被叫停。该项目是铜陵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近2个亿而来,拟在铜官山区螺蛳山社区辖区内扩建一个日产500吨的选矿厂。
铜官山区社会建设办公室在螺蛳山社区召开了多次听证会,“居民们认为矿产项目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有影响,所以反对建这个项目。”该办公室主任毕茂东说,在了解情况后,区里亲自召开了螺蛳山社区居民代表听证会,充分了解居民的意见后,最终铜陵区停掉了这个项目。
事实上,按照铜官山区区委书记王纲根的说法,突出居民自治也正是改革中力求突破的方向。
此次改革中,社区居委会下设若干个专门委员会,比如调解委员会、文体委员会等,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小组下设楼栋长,及时收集居民的意见,并向上反映。
铜官山区区委书记王纲根说,按过去的习惯,社区有什么事,街道、居委会的领导坐在办公室开个会就决定了, “但现在只要是涉及到老百姓利益的事情,社区都要最大程度地遵照老百姓的选择,让老百姓参与进来自主决定。”
王纲根说,铜官山区居民自治的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现在最重要的是社区班子成员要转变思维方式,老百姓的自治理念也需要提高。
“要完全达到自治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社区自治是基层社会管理改革的一个方向。”王纲根说,社会管理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必须要自治,这是必然的趋势。
人员分流安置曾是最大阻力
在此次改革中被撤销的6个街道,共涉及196名工作人员,这些人中包含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以及聘用人员,这次改革,毫无疑问涉及到这196名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
原来街道的这些人去哪?怎么去?“这是我们在改革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说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也是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 铜官山区区委书记王纲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