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达沃斯即将举行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任重道远

法律法规网 dations
法律法规网  法律法规网 2011-09-13 15:17:49

  本报记者 陈 建
  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即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于9月14日至16日在大连举行,约9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代表将齐聚一堂,为全球奉上一场“思想盛宴”。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本届论坛能否成为一个促进国际经济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平台备受瞩目
  近来,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未根本消除,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而主要发达经济体进一步推行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大量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使新兴区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特别是美欧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引发世界经济隐忧,成为目前乃至今后几年威胁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的主要风险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特别关注的是,如何解决当前的全球性经济问题?人们在思考,这一系列的经济、金融危机背后是否存在着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矛盾?而要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重新思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在大连召开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中外嘉宾们将会进行深度的探讨和交流。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正在发挥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年度经济报告,自1980年以来,南半球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从占全世界生产总值的25%左右增长到2010年的45%,其中三分之二的增长发生在亚洲国家。另据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显示,21世纪头10年,新兴经济体平均年增长率超过6%,而在所有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率最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金砖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土总面积约占世界的3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18%,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外汇储备目前占全球的75%,最近几年,仅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就超过50%。如此巨大的经济变化和经济规模,已经历史性地改变了国际经济版图和力量对比,对于主要形成于美欧经济霸权时代,也由美欧主导的传统国际经济秩序具有强烈的改革诉求。实际上,金砖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已经对区域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辐射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内新兴区场国家之间形成了联动效应。
  改革和发展是世界各国及地区的主要诉求和共识。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说,当前美欧债务危机和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使世界经济已经进入险境,国际社会应加强多边合作,共渡难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也表示,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危险时期”,下行风险仍在不断加大,全球经济政策协调尤为重要。总之,美欧债务危机的爆发,正呼唤国际社会进一步推动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利益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一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具体来看,国际社会未来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展开合作。
  一是建设公平有效的全球发展体系,加强发展机构,增加发展资源,全面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思考和讨论。从根本上讲,世界经济最大的不平衡是南北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领域最根本的矛盾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足。没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就没有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增长是世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增长和发展对消除贫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发达国家应尽快切实兑现国际承诺,在资金、技术和政策空间等各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支持和帮助。国际社会应该继续致力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公平有效的全球伙伴关系,为千年发展目标全面如期实现而共同努力。
  二是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支持全球经济发展,增加新兴区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由于历史原因,二战以来,美国占据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美国国债等美元资产也成为全球主要投资对象。这也决定了美国的国内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元存在的结构性贬值趋势暴露得更加明显。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债危机深处是对美元的一种“信心危机”。自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以来,美元的价值其实是由美国的国力为担保,随着美国国力下滑,对美元的担保能力必然也会下降。从近些年各国外汇储备的构成看,美元资产的比例实际上在逐年降低。英国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说,美债危机爆发后,美元“看起来十分脆弱”。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员小野亮则认为,从长远看,美元作为国际基准货币的地位下降趋势不可避免。
  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缺陷和不足,表明国际货币体系需要改革和完善,需要建立稳定、可靠、基础广泛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罗伯特.佐利克认为,世界正在经历“全球金融体系重设”,经济重心正迅速向中国、印度、巴西和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今后,发展中经济体在全球金融监管和货币体系中将占据更重要位置。西班牙对外银行研究员索莱斯.卡斯蒂略指出,发达国家没有必要再为了维持有利地位而坚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多数投票权,新兴国家代表权的增加不只是值得欢迎的,而且是不可阻挡的。
  国际社会应该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峰会确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目标,国际经济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应该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应该就特别提款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进行讨论,包括特别提款权一篮子货币的组成问题;应该更多关注当前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跨境资本大进大出风险;应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改革,加强各国政策协调与监管合作,促进全球金融区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
  三是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实现发展回合目标。
  在美欧债务危机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机构——全球贸易预警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正在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阻碍竞争,限制进口,使自身经济获得一定优势。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主要以发达国家为实施主体。为应对本国经济发展缓慢、保护国内区场及产业、维持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些国家假借贸易公平的名义,采取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等新的更为隐蔽的措施,实施贸易保护。
相关:

    热点 / Hot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红火传媒
    鲁ICP备11015312号-1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
    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