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直言选材制约女足发展 将聘青训专家辅导教练
9月11日在济南举行的全国校园足球座谈会上,薛立表示“中国女足目前处在最艰难的发展阶段,可选可用的人才非常有限,不是教练员的能力有问题,不是队员们不努力,也不是技战术打法上的失败,而是我们的水平就是这样。虽然很遗憾,但这是必须接受的现实。” 中国足协副主席、全国校足办主任薛立曾经分管过女足工作,会后在接受采访时就中国女足无缘伦敦奥运会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中日之战,薛立特意到现场观看,在谈到日本女足的经验时她表示“日本女足成熟的战术体系、娴熟的团队配合以及球员的个人能力让我既羡慕又惊叹。日本女足的成功是她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特别是校园足球的开展。”
日本的联赛是半职业化,这支国家队中只有6人拥有职业合同,大多数球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靠踢球得到的收入根本不能养活自己。那为什么还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大批人才?就这个问题记者询问过日本同行,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发展足球依托的是学校,校园足球让日本女足腾飞。”据他们介绍,日本大多数中小学校拥有完整的联赛制度,孩子把踢球当做一种爱好,而且踢球几乎不用额外花钱,日本全国拥有各类女子足球队超过了1000支,这显然是我们无法做到的。
薛立很清楚中日之间在后备人才培养上的差距,她对日本的校园足球非常了解:“日本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足球水平是伴随着社会活动和读书一起成长的。首先要确保学业,所以很多孩子必须毕业后才能进职业队,而我们一直是体教分开,搞体育就离开常规教育,要是学习的话就不能搞体育,但事实证明,有文化的球员在球场上才能有竞争力。”
几乎所有的中国球迷都清楚,中国足球落后的根子,在于青少年培养工作滞后、足球人口的基数严重不足。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薄弱的现状,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开展两年多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已经初具成效,“全国有3000多家中小学已经开展了校园足球,涌现出了300多名希望之星,这些孩子踢球的时间也就一两年,如果校园足球活动能够坚持10年、15年的时间,一定会涌现出很多不错的有潜质的人才。”薛立表示,在人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