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意外总是总是很容易在户外活动中发生,9月22日晚上,39名海岸线穿越者被困海边,经过15个小时的营救终于将他们救下。

救援人员在漆黑的夜里找到了被困人员,给他们送来了食品和水。
海岸线穿越,挑战大自然,也许比你想象中要困难和惊险。
9月22日晚上7时许至23日上午10时许,整整15个小时,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派出所、消防队、森林巡防队等共出动上百人,营救因为体力不支、并遇上潮水大涨和天黑导致被困的两批共39名海岸线穿越者,营救规模仅次于14年前52名登山者被困的519七娘山大营救。
1潮水大涨平台成孤岛
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以后组织活动一定安全第一。昨日上午10点多,刚刚在南澳派出所录完口供的西意服饰公司负责人惊魂未定地回忆起前一天的经历。该公司原定于9月22日和23日举行年终会暨领导力培训活动,32名27岁到40岁的公司管理干部齐集南澳,准备第一天通过东西涌穿越磨炼领导力,结果没想到行程所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他们的预想。
22日上午10点,团队抵达东涌稍作休息后,马上开始穿越行程。原本预计4个多小时走完,结果行进了近8个小时还在牛奶牌海岸线一带,距离终点仍有很长一段距离。团队里女员工比较多,有20人,其中很多平时都没有锻炼,大喊吃不消,中间休息了好几次。团队的拓展教练表示,尽管中途领导以走不完就辞退来威胁,但整体行进速度大大低于预期。
此时,天色渐暮,公司负责人选了一处悬崖平台让大家集中休息。没想到潮水突然大涨,平台被海水包围成了孤岛。被困一个小时后,团队所带的饮用水也喝光了,进退两难下只好拨打110求助。
2三支救援队多次尝试终于接近被困者
南澳派出所指导员李继实告诉记者,晚7点20分左右南澳派出所接报后,立即通报南澳办事处。办事处值班领导立即指示民兵应急队、森林巡防队、西涌社区和派出所,组织救援队伍共23人赶赴现场救援,并联系边防支队龙岗大队请求出动船只参与救援工作。同时,新区值班领导以及公安分局、公共事业局、海上救援中心、综合救援大队等相关单位的救援力量也及时赶到现场。
晚8点46分,西涌社区救援队找到了这34人所处的确定位置。由于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救援人员无法接近他们,只能原路返回等待后续队伍。随后,边防派出的2艘救援船赶到了牛奶牌附近海面,但由于风浪太大无法靠岸。
晚10点30分,第三支救援队尝试寻找新线路接近被困者,此时这34人已近4小时未进水。为了安抚被困者的情绪,并为他们补充水分和营养,在最接近被困地点的西涌天文台雷达站,办事处民兵应急(消防)队副队长沈继泰决定,派出钟军等4名队员组成冲锋队,先将饮用水和面包送到悬崖平台上。雷达站距离悬崖平台有差不多6层楼高。队员们利用20米救援绳垂降到最接近平台的另一处空旷位置,再将装有饮用水和面包的背包高举过头,准备泅泳渡海。
尽管两处仅相距十几米,但不清楚海面下礁石的位置,加上风浪很大,钟军他们只能一只手扶着墙壁摸索着游泳,另一只手保护着装有面包和饮用水的背包。

被困人员所处的海岸情况。深圳商报记者李博通讯员张俊磊葛亚萍摄
3悬崖下熬过一晚天刚亮安全转移
救援队员们游上平台后,顾不上换下湿透的衣服,马上将饮用水和面包分给被困者。补充了能量后,被困者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为了保护被困者免受风浪袭击,4名救援队员站在了最靠近悬崖边的位置。由于衣服湿透,4个壮小伙被海风吹得牙齿直打抖。一开始,有几个年轻女子很担心,潮水会不会淹没平台。我告诉她们,以我们的救援经验,这里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钟军说,他们安抚被困者的情绪,同时确认无人受伤。
救援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再发生险情。办事处应急办负责人胡艳东表示,救援工作决定在天亮后开展。可谁都没想到,这时南澳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在东涌往杨梅坑的海岸线上,又有3男2女游客被困在海拔300多米的马料河位置。103人的救援队兵分两路,一路赶往马料河实施救援。胡艳东说,因为海拔较高,救援队员只能徒步从山间穿梭,大约过了4个多小时,第一批救援队员才抵达现场。
当时已有一名男游客脱水,救援队员马上给他喂服了4瓶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李继实说,这个位置地形也十分复杂,也只能原地等待天亮。
9月23日清晨6点,天刚亮,西涌社区就派出三艘熟悉当地地形,且更易靠近海岸的小渔船前往接应34名被困者。由于海平面距离平台还有七八米高,4名救援队员用救援绳索逐个将34人降落至海平面登船,加上雾重崖滑,前后花了一个多小时。
早上7点40分,34名被困游客全部被渔船转移到了西涌社区。上午10点多,被困马料河的5名年轻男女也安全转移到南澳派出所。
12下一页
